智能家居的生态产业链包括智能照明、智能家电、智能安防、环境监测、家庭影院、语音控制、生物识别等,以及各种新奇特智能硬件;在体系庞杂、产业交织的智能家居面前,谁能成为领导者?目前没有排名和区分,还处于「春秋战国时期」。 不同公司企业进入智能家居行业,在智能家居行业中,或许是重新研发智能硬件,或者是布局生态平台,或者是投资产业链企业,方式多种多样,可按企业属性将其进行分类,大体把分为两类厂家、两类平台:
第一类硬件厂家:南京物联、紫光物联、欧瑞博、杭州古北、新和创、艾特等;
第二类实业厂家:海尔、美的、小米等;
第三类平台运营:华为、苏宁、京东、中国移动、中国电信等;
第四类方案平台:机智云、涂鸦。
硬件厂家,中小型企业,单一的业务线,普遍是以智能家居产品及系统为主,而他们的系统绝大部分是采用私有协议,不可兼容其他厂家。
实业厂家,中大型企业,丰富的业务线,普遍是新增事业部或者子公司进行操作,前期是采用一部分硬件公司的产品,然后再按照自身规划自研产品。嗯,大部分也是私有协议,配套自家的产品系统。
方案平台,大中小型企业,主要是以其智能化方案能力,协助需要智能硬件开发的个人公司企业进行产品智能化升级。为智能硬件厂家提供一站式物联网开发和运维服务。
平台运营,中大型企业,主要是利用本身的平台能力做资源整合,把硬件系统厂家、智能单品厂家的产品做整合,平台内产品能通过云端相互配合,场景式控制,但平台间是无法想通。其中各家平台投入不同的力度,体现的效果也不同,由于工作原因,接触较多的是华为、中国移动、苏宁等平台,因总部相对看重,落地能力均是很强势。
第一类的硬件厂家中,以南京物联、紫光物联、欧瑞博等企业为主,在整个行业中,渠道做得较为特色,他们的盈利模式主要是渠道商开发,主打智能家居硬件设备的销售。在此基础上逐步进行演变,如大力开展 TO B 类的业务:与三大运营商的合作,提供智能化设备;与开发商合作,精装房项目智能化;与酒店、民宿、公寓合作,室内智能化。但是项目周期长,回款压力大,所以,各家都有其侧重点。
按照目前的智能硬件厂家的平台架构能力,在终端用户的体验上,并不算优秀。所以,在中小项目上,按照本来的控制系统应用的,例如小场景的智能化、日常的智能化控制。但是对于中大型项目就比较麻烦了,例如智慧城市、智慧社区中,需要进行设备整合、数据整合、逻辑分析、行为预判、风险控制、能耗管理等等。再有通俗的一点就是,资金流也没法撑起这类大型项目。例子就不列举了,熟悉的这几家公司系统,没有再进行升级了,毕竟他们的智能硬件设计和制造,才是核心竞争力。
第二类的实业厂家中,以海尔、美的、某米等企业为代表,就是以云服务为平台基础,做生态链整合,整合智能家居+智能家电+智能暖通到市场销售(传统实业厂家 主要是智能化自身产品),以其庞大的线上线下渠道、优质的服务,做渠道零售或项目。
智能家居的盈利在他们的生态上,可以说是贡献甚少,关键是在于整合自身生态系统,提供更优质的用户体验(先在市场占个位置)。并且,在中大型项目中,自身的研发实力、众多硬件产品、配套系统服务,也能提供更强的竞争力。
第三类平台运营企业,以华为、移动、苏宁等为代表,把他们再划分两类:偏向于运营能力、偏向于固有生态链。整体来说就是以固有生态链产品为基础,云数据服务整合,结合现有渠道市场进行销售推广。盈利模式?嗯,智能硬件在他们固有业务的盈利上,可以说是忽略不计,而且,为了布局平台市场,还会狂烧钱,简单来说就是跑马圈地,倾向于从宏观层面提出战略布局。并且他们除了整合第一类厂家,还会整合第二类厂家,还会寻找有新 idea 的创业型公司。
第四类方案平台企业,以机智云、涂鸦为代表,主要是以其智能化方案能力,帮助各个公司企业进行产品智能化升级。
在沿海地区,这个可以说是很不错的市场,制造业发达,上下游供应链完善,大中小型企业,谁也不甘心落后于其他公司。据了解,两个平台综合已经协助较多的不同行业的公司进行智能化升级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类制造型公司的规模相对较小,但也架不住量多。这类智能化产品会在国内销售,同时,会走向外贸市场,规模还不小。
如果把整个智能家居市场进行划分,四类企业都是有交集,基本是代理加盟模式。
专业硬件厂家通过销售硬件赚取差价实现盈利;技术供应商向硬件厂商销售技术和服务;平台利用用户流量和数据,通过 2C 的互联网服务或 2B 的数据服务进行变现。现阶段,专业的硬件厂家为了生存、实业类厂家为了整合产品和市场资源、平台运营的企业是为了布局市场、方案平台是帮助小型企业智能化。
而另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:兼容性,后续发展,应该会是一个大型的平台整合各个硬件厂家。
—— 知精准报价 避装修深坑 ——
平均七年以上的设计经验资深设计师为您服务